《致英格蘭》是由魯伯特·古爾德執(zhí)導(dǎo),詹姆斯·格拉漢姆編劇,JoshBarrow,塔沙加·貝佩特等明星主演的劇情,電影。
改變的時刻到了! 雖然英格蘭曾經(jīng)推動現(xiàn)代足球運動的誕生,但他們自己的球隊已經(jīng)陷入失利的泥淖,一度創(chuàng)下最差罰球記錄。主教練加雷斯·索斯蓋特(GarethSouthgate)知道,他需要正視自己職業(yè)生涯留下的陰影,也需要破除球隊的點球魔咒,在帶領(lǐng)“三獅軍團”重寫神話,重返輝煌的巔峰?! ±^《塔米·菲》和《筆墨春秋》兩部備受好評舞臺劇作品之后,奧利弗獎獲獎編劇、導(dǎo)演組合——詹姆斯·格雷厄姆(JamesGraham)與阿爾梅達(dá)劇院藝術(shù)總監(jiān)魯伯特·古爾德(RupertGoold)再度攜手,將英國國民運動搬上舞臺。在這部扣人心弦的作品中,格雷厄姆不僅用幽默感人的筆法著力描繪了英格蘭隊主帥索斯蓋特的革新探索,也通過特蕾莎·梅和鮑里斯·約翰遜等的喜劇客串角色帶出了足球運動背后的民族精神與國家敘事?! 〈鬅釀〖妒古墓适隆分餮菁s瑟夫·費因斯(JosephFiennes)飾演的索斯蓋特獲得媒體盛贊;奧利弗獎得主艾斯·德芙琳(EsDevlin)的舞美設(shè)計與燈光、音響巧妙配合,為英格蘭隊從萎靡不前到重振旗鼓的戲劇性轉(zhuǎn)變創(chuàng)造了緊張動感。該劇在英國國家劇院奧利弗大劇場的首輪演出一票難求,目前已經(jīng)移師倫敦西區(qū),繼續(xù)“三獅軍團”未完的征途。
《致英格蘭》于2024-01-25上映,制片國家/地區(qū)為英國。時長共191分鐘,語言對白英語,該電影評分8.7分,評分人數(shù)495人。
呂良偉,鄭則仕,徐錦江,劉嘉玲,葉童
提莫西·查拉梅,愛德華·諾頓,艾麗·范寧,莫妮卡·巴巴羅,波伊德·霍布魯克,丹·福勒,諾爾貝特·里奧·布茨,初音映莉子,比格·比爾·莫根菲爾德,威爾·哈里森,斯科特·麥克納里,P·J·伯恩,邁克爾·切魯斯,查理·塔漢,伊萊·布朗,彼得·格雷·劉易斯,彼得·格雷蒂,喬·蒂皮特,禮薩·薩拉薩爾,大衛(wèi)·阿倫·伯施理,詹姆士·奧斯汀·約翰遜,約書亞·亨利,大衛(wèi)·溫澤爾,瑪雅·菲德曼,伊洛斯·佩若特,萊利·哈什莫托,倫尼·格羅斯曼
首發(fā)公眾號“安妮看戲wowtheater”,2024年1月31日。
別說英格蘭球迷,恐怕任何一個普通的足球迷,看到《致英格蘭》的介紹,了解到這一劇場形式的「南門(英格蘭足球運動員,現(xiàn)任英格蘭代表隊主教練加雷斯·索斯蓋特)傳」時,心中都得升騰起一個朦朧而詭異的問號:
英格蘭隊拿到世界杯冠軍了嗎?索斯蓋特已經(jīng)到了「樹碑立傳」的程度了嗎?或者說,足球?qū)τ藖碚f,已經(jīng)重要到國家和歷史的宏大敘事層面了嗎?
其實,是的。對英國人來說,還真到這個程度——戲開場前任足總主席脫口而出的那句「三十年的傷痛(thirty years of hurt),哦不,四十年,不,五十年」來自樂隊the lightning seeds為1996年在英格蘭舉辦的歐洲杯創(chuàng)作的助威歌曲《Three lions》:
對他們來說,從1966年本土世界杯奪冠后就再也沒有奪得任何冠軍是屬于整個國家的集體傷痛「collective hurt」,而這首歌副歌那句瑯瑯上口的「It’s coming home」(足球回家),說的也不僅僅是英國再次成為世界大賽的東道主,讓足球回到現(xiàn)代足球的發(fā)源地,而是擁有全世界最商業(yè)化最優(yōu)秀的足球聯(lián)賽,足球文化和球迷積淀最好的英格蘭,再次舉起世界大賽冠軍獎杯的期望。
而1996年這個觸動整個國家?guī)浊f人的希望,當(dāng)初正是被我們的主角加雷斯·索斯蓋特親手破滅的。他在與德國隊的半決賽點球大戰(zhàn)中第六個出場,成為全場唯一罰丟點球的人——我們都知道點球大戰(zhàn)的壓力,但代表英格蘭隊在世界大賽中踢飛點球的壓力,更是難以言喻的生命與歷史厚度:
英格蘭隊不僅是一支足球代表隊,不僅是整個國家人民的精神寄托,更是這個落日余暉的帝國在現(xiàn)代最后的集體尊嚴(yán)。
因此,我們或許可以理解把足球當(dāng)作生命的英國人將索斯蓋特的故事搬上舞臺,并直接以「致英格蘭」這一宏偉的國家敘事為題進(jìn)行書寫的原因:
這看似是一個完美的當(dāng)代《亨利五世》,一個關(guān)于救贖的勵志神話主旋律,一個在球員時期踢飛點球的英格蘭「罪人」,二十年后以主教練身份接手一地雞毛、創(chuàng)下歷史最差戰(zhàn)績的英格蘭隊,在2018年世界杯上戰(zhàn)勝自己,球隊乃至整個國家的心魔,取得歷史上第一次點球大戰(zhàn)的勝利——我深深記得,那天早上媒體的標(biāo)題是《連英格蘭隊都贏點球大戰(zhàn)了,你還有什么資格不努力?》
《致英格蘭》至少一開始是試圖這樣書寫的,至少在以2018世界杯1/8決賽點球大戰(zhàn)擊敗哥倫比亞作為上半場結(jié)尾這個設(shè)置上是有些「主旋律」的:熟悉的臨危受命,改革球隊,引進(jìn)心理學(xué)專家改善球員心理,設(shè)置點球大戰(zhàn)戰(zhàn)術(shù)對癥下藥,最后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脫穎而出,不僅帶領(lǐng)球隊爬出深淵,也讓自己二十年的心魔最終釋懷……
《致英格蘭》的上半場是節(jié)奏飛起無可挑剔的體育勵志大片,約瑟夫·費因斯簡直就是南門本人,皮克福德,馬奎爾,拉什福德,阿里,桑喬,斯特林,亨德森等球員的還原度也令人咋舌,凱恩盡管演員長得不像,但氣質(zhì)和神韻也絕不令人失望。哪怕不看球的觀眾,也會被索斯蓋特帶領(lǐng)的這支由青年軍組成的「下狗」(underdog)隊伍的逆襲爽劇所感動。
然而,生活不比歌謠(老馬丁在《冰與火之歌》中的名言),本劇編導(dǎo)詹姆斯·格雷厄姆與魯伯特·古爾德恐怕也不完全像小報段子里寫的那樣是「愛上」了索斯蓋特要給他寫情書,整部作品在下半場急轉(zhuǎn)直下,進(jìn)入到極致的自反和深沉的西西弗斯推石語境之中:
索斯蓋特的英格蘭隊在以為能夠輕松拿下的世界杯半決賽中不敵克羅地亞,接著在2021年本土舉辦歐洲杯的壓力下點球失利,球隊陷入了球員過度參與社會活動以及種族歧視的爭議中,上半場合作良好的心理專家分道揚鑣,索斯蓋特在上半場所建立的一切「新方法」都失效了被證明是「白忙活」,他二十年前的心魔不僅沒有解決還永遠(yuǎn)纏繞著他,最后在幾乎失去了對球隊的方向把控的迷茫狀態(tài)下,一生幾乎未丟失過點球的哈里·凱恩踢飛點球,球隊在本來期望奪冠的2022卡塔爾世界杯上再度折戟。
作為二十年的英格蘭隊球迷,我在上半場一直懷抱著陰陽怪氣的懷疑態(tài)度,因為我看到了太多必然會被現(xiàn)實打臉的「回旋鏢」,比如說阿里和薩卡是球隊的希望,比如說凱恩永遠(yuǎn)不會踢飛點球,但我沒想到的是《致英格蘭》的下半場毫無保留,毫不遮掩地再現(xiàn)了現(xiàn)實,甚至不惜推翻上半場已經(jīng)建立的人物形象和弧光——
從劇作邏輯的角度,索斯蓋特下半場完全人設(shè)崩塌了,上半場的敘事邏輯被徹底推翻:他沒有拯救球隊,他的方法都沒用,他的幫手選擇離開,他也不擅長溝通和說服別人,他其實一輩子都走不出1996年罰丟點球的陰影,上半場的神奇都是過眼云煙,他其實根本就是一個能力平庸的普通人。
這部作品就是這樣對待它的「男主角」(Hero)的嗎?
盡管在我們英格蘭球迷看來,「如今唯一阻礙實力已經(jīng)到位的英格蘭隊奪冠的就是索斯蓋特的能力」,劇作在下半場只是回歸了現(xiàn)實,但我相信對不了解足球的觀眾來說,《致英格蘭》的下半場是我見過的最徹底,最鋒利,最不留情面,也恐怕是最絕望的反轉(zhuǎn)——此時,劇作中時常插入的走馬燈輪換的英國首相的寓意才得以顯現(xiàn):英格蘭足球隊就是英國近年來實力和國運的縮影,他們都努力了,然而一個個都小丑般地失敗,一個個首相站在舞臺中央的燈光下,踢飛了屬于他們的點球。
其實,《致英格蘭》寫的不是什么索斯蓋特帶領(lǐng)三獅軍團脫胎換骨的故事,它寫的就是英格蘭隊不變的那個「永遠(yuǎn)在遺憾」的樣子,寫的是生活本質(zhì)的永恒宿命,而作為一個英格蘭球迷,我太熟悉不過了:我們1998年點球輸阿根廷,2000年小組賽出局,2002年輸冠軍巴西,2004,2006連續(xù)點球輸葡萄牙,2008年歐洲杯都沒入圍,2010,2014兩屆世界杯小組賽出局,2012,2021兩屆歐洲杯點球輸意大利,2016年甚至輸給了冰島——
索斯蓋特真的拯救了英格蘭隊嗎?不,他只是能進(jìn)八強了,不輸給冰島了,沒讓英格蘭隊徹底失控,然后該輸還是輸,三十年的傷痛快變成六十年,一如脫歐之后一路下墜根本扶不起來的大英帝國,也就是整部戲最后出現(xiàn)的,英格蘭隊經(jīng)典助威歌曲《Sweet Caroline》中的那句歌詞故意的反面理解:
「真正的幸福永遠(yuǎn)不會來臨」(good times never seem so good)。
劇目的最后,踢飛點球的凱恩被舞蹈安慰,準(zhǔn)備離開的索斯蓋特決定留下,全隊沒有失望而是決心備戰(zhàn)2024歐洲杯,評論員表示「這一次失敗和以往不同的是,我們沒有感覺絕望而是期望下一屆」,劇場在一片「喪事喜辦」(開玩笑)的氣氛中溫暖落幕。
其實,我在2022年世界杯輸給法國時也是這樣想的,但我不知道是真的看到了未來奪冠的希望,還是在二十多年的無望中輸麻了呢?又或者,就算真的奪冠了,這個國家就會改善成什么樣嗎?我不知道,我覺得這部作品的編導(dǎo)也不知道。所有人都不知道。
《致英格蘭》將在國內(nèi)的NT Live院線上輪播到夏天的2024年歐洲杯,那也許是索斯蓋特作為主帥的最后一屆大賽。Dear England,我將依然支持你,畢竟從沒有一支球隊像英格蘭隊那樣,如此模仿我們荒謬而無謂的西西弗斯般的生活。
“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這篇影評有劇透首發(fā)公眾號“安妮看戲wowtheater”,2024年1月31日。
別說英格蘭球迷,恐怕任何一個普通的足球迷,看到《致英格蘭》的介紹,了解到這一劇場形式的「南門(英格蘭足球運動員,現(xiàn)任英格蘭代表隊主教練加雷斯·索斯蓋特)傳」時,心中都得升騰起一個朦朧而詭異的問號:
英格蘭隊拿到世界杯冠軍了嗎?索斯蓋特已經(jīng)到了「樹碑立傳」的程度了嗎?或者說,足球?qū)τ藖碚f,已經(jīng)重要到國家和歷史的宏大敘事層面了嗎?
其實,是的。對英國人來說,還真到這個程度——戲開場前任足總主席脫口而出的那句「三十年的傷痛(thirty years of hurt),哦不,四十年,不,五十年」來自樂隊the lightning seeds為1996年在英格蘭舉辦的歐洲杯創(chuàng)作的助威歌曲《Three lions》:
對他們來說,從1966年本土世界杯奪冠后就再也沒有奪得任何冠軍是屬于整個國家的集體傷痛「collective hurt」,而這首歌副歌那句瑯瑯上口的「It’s coming home」(足球回家),說的也不僅僅是英國再次成為世界大賽的東道主,讓足球回到現(xiàn)代足球的發(fā)源地,而是擁有全世界最商業(yè)化最優(yōu)秀的足球聯(lián)賽,足球文化和球迷積淀最好的英格蘭,再次舉起世界大賽冠軍獎杯的期望。
而1996年這個觸動整個國家?guī)浊f人的希望,當(dāng)初正是被我們的主角加雷斯·索斯蓋特親手破滅的。他在與德國隊的半決賽點球大戰(zhàn)中第六個出場,成為全場唯一罰丟點球的人——我們都知道點球大戰(zhàn)的壓力,但代表英格蘭隊在世界大賽中踢飛點球的壓力,更是難以言喻的生命與歷史厚度:
英格蘭隊不僅是一支足球代表隊,不僅是整個國家人民的精神寄托,更是這個落日余暉的帝國在現(xiàn)代最后的集體尊嚴(yán)。
因此,我們或許可以理解把足球當(dāng)作生命的英國人將索斯蓋特的故事搬上舞臺,并直接以「致英格蘭」這一宏偉的國家敘事為題進(jìn)行書寫的原因:
這看似是一個完美的當(dāng)代《亨利五世》,一個關(guān)于救贖的勵志神話主旋律,一個在球員時期踢飛點球的英格蘭「罪人」,二十年后以主教練身份接手一地雞毛、創(chuàng)下歷史最差戰(zhàn)績的英格蘭隊,在2018年世界杯上戰(zhàn)勝自己,球隊乃至整個國家的心魔,取得歷史上第一次點球大戰(zhàn)的勝利——我深深記得,那天早上媒體的標(biāo)題是《連英格蘭隊都贏點球大戰(zhàn)了,你還有什么資格不努力?》
《致英格蘭》至少一開始是試圖這樣書寫的,至少在以2018世界杯1/8決賽點球大戰(zhàn)擊敗哥倫比亞作為上半場結(jié)尾這個設(shè)置上是有些「主旋律」的:熟悉的臨危受命,改革球隊,引進(jìn)心理學(xué)專家改善球員心理,設(shè)置點球大戰(zhàn)戰(zhàn)術(shù)對癥下藥,最后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脫穎而出,不僅帶領(lǐng)球隊爬出深淵,也讓自己二十年的心魔最終釋懷……
《致英格蘭》的上半場是節(jié)奏飛起無可挑剔的體育勵志大片,約瑟夫·費因斯簡直就是南門本人,皮克福德,馬奎爾,拉什福德,阿里,桑喬,斯特林,亨德森等球員的還原度也令人咋舌,凱恩盡管演員長得不像,但氣質(zhì)和神韻也絕不令人失望。哪怕不看球的觀眾,也會被索斯蓋特帶領(lǐng)的這支由青年軍組成的「下狗」(underdog)隊伍的逆襲爽劇所感動。
然而,生活不比歌謠(老馬丁在《冰與火之歌》中的名言),本劇編導(dǎo)詹姆斯·格雷厄姆與魯伯特·古爾德恐怕也不完全像小報段子里寫的那樣是「愛上」了索斯蓋特要給他寫情書,整部作品在下半場急轉(zhuǎn)直下,進(jìn)入到極致的自反和深沉的西西弗斯推石語境之中:
索斯蓋特的英格蘭隊在以為能夠輕松拿下的世界杯半決賽中不敵克羅地亞,接著在2021年本土舉辦歐洲杯的壓力下點球失利,球隊陷入了球員過度參與社會活動以及種族歧視的爭議中,上半場合作良好的心理專家分道揚鑣,索斯蓋特在上半場所建立的一切「新方法」都失效了被證明是「白忙活」,他二十年前的心魔不僅沒有解決還永遠(yuǎn)纏繞著他,最后在幾乎失去了對球隊的方向把控的迷茫狀態(tài)下,一生幾乎未丟失過點球的哈里·凱恩踢飛點球,球隊在本來期望奪冠的2022卡塔爾世界杯上再度折戟。
作為二十年的英格蘭隊球迷,我在上半場一直懷抱著陰陽怪氣的懷疑態(tài)度,因為我看到了太多必然會被現(xiàn)實打臉的「回旋鏢」,比如說阿里和薩卡是球隊的希望,比如說凱恩永遠(yuǎn)不會踢飛點球,但我沒想到的是《致英格蘭》的下半場毫無保留,毫不遮掩地再現(xiàn)了現(xiàn)實,甚至不惜推翻上半場已經(jīng)建立的人物形象和弧光——
從劇作邏輯的角度,索斯蓋特下半場完全人設(shè)崩塌了,上半場的敘事邏輯被徹底推翻:他沒有拯救球隊,他的方法都沒用,他的幫手選擇離開,他也不擅長溝通和說服別人,他其實一輩子都走不出1996年罰丟點球的陰影,上半場的神奇都是過眼云煙,他其實根本就是一個能力平庸的普通人。
這部作品就是這樣對待它的「男主角」(Hero)的嗎?
盡管在我們英格蘭球迷看來,「如今唯一阻礙實力已經(jīng)到位的英格蘭隊奪冠的就是索斯蓋特的能力」,劇作在下半場只是回歸了現(xiàn)實,但我相信對不了解足球的觀眾來說,《致英格蘭》的下半場是我見過的最徹底,最鋒利,最不留情面,也恐怕是最絕望的反轉(zhuǎn)——此時,劇作中時常插入的走馬燈輪換的英國首相的寓意才得以顯現(xiàn):英格蘭足球隊就是英國近年來實力和國運的縮影,他們都努力了,然而一個個都小丑般地失敗,一個個首相站在舞臺中央的燈光下,踢飛了屬于他們的點球。
其實,《致英格蘭》寫的不是什么索斯蓋特帶領(lǐng)三獅軍團脫胎換骨的故事,它寫的就是英格蘭隊不變的那個「永遠(yuǎn)在遺憾」的樣子,寫的是生活本質(zhì)的永恒宿命,而作為一個英格蘭球迷,我太熟悉不過了:我們1998年點球輸阿根廷,2000年小組賽出局,2002年輸冠軍巴西,2004,2006連續(xù)點球輸葡萄牙,2008年歐洲杯都沒入圍,2010,2014兩屆世界杯小組賽出局,2012,2021兩屆歐洲杯點球輸意大利,2016年甚至輸給了冰島——
索斯蓋特真的拯救了英格蘭隊嗎?不,他只是能進(jìn)八強了,不輸給冰島了,沒讓英格蘭隊徹底失控,然后該輸還是輸,三十年的傷痛快變成六十年,一如脫歐之后一路下墜根本扶不起來的大英帝國,也就是整部戲最后出現(xiàn)的,英格蘭隊經(jīng)典助威歌曲《Sweet Caroline》中的那句歌詞故意的反面理解:
「真正的幸福永遠(yuǎn)不會來臨」(good times never seem so good)。
劇目的最后,踢飛點球的凱恩被舞蹈安慰,準(zhǔn)備離開的索斯蓋特決定留下,全隊沒有失望而是決心備戰(zhàn)2024歐洲杯,評論員表示「這一次失敗和以往不同的是,我們沒有感覺絕望而是期望下一屆」,劇場在一片「喪事喜辦」(開玩笑)的氣氛中溫暖落幕。
其實,我在2022年世界杯輸給法國時也是這樣想的,但我不知道是真的看到了未來奪冠的希望,還是在二十多年的無望中輸麻了呢?又或者,就算真的奪冠了,這個國家就會改善成什么樣嗎?我不知道,我覺得這部作品的編導(dǎo)也不知道。所有人都不知道。
《致英格蘭》將在國內(nèi)的NT Live院線上輪播到夏天的2024年歐洲杯,那也許是索斯蓋特作為主帥的最后一屆大賽。Dear England,我將依然支持你,畢竟從沒有一支球隊像英格蘭隊那樣,如此模仿我們荒謬而無謂的西西弗斯般的生活。
Copyright ? 2020-2025 shangyouth.com [天龍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