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潤鋒(巔鋒問答主持人)
導語:和米叔的約訪一波三折。原本是打算飛赴他在馬耳他的片場,面對面采訪。但出于種種原因,采訪最終只能以網(wǎng)絡連線的方式,在北京與馬耳他之間越洋進行。我們原本擔心視頻通話太過隨意,卻不料米叔早已是老司機,而且對這種采訪形式很感興趣。于是在2017年6月22日,我們互相望著屏幕上的對方,進行了一小時的談話。
“您的每一部作品都會像《摔跤吧!爸爸》那樣,融入您對社會的關注,以及想要表達的價值觀和人生哲學嗎?”
透過視頻聊天軟件,我向遠在馬耳他拍戲的阿米爾汗拋出了一個聽上去有些脫離大眾審美、但在我看來至關重要的問題。
貧富懸殊,貪腐盛行,治安混亂,性別歧視,種族矛盾,教派沖突,空氣污染,疾病蔓延。貴為全球第七大經(jīng)濟體的度,其實面臨著一系列復雜的社會問題的挑戰(zhàn)。但面對這種強烈的反差,年產(chǎn)上千部電影的寶萊塢延續(xù)著一貫的歡樂烏托邦主義,用極具感染力的歌舞和皆大歡喜的愛情故事敘述著盛世繁華,卻往往對現(xiàn)實的苦難避而不談,或者頂多隔靴搔癢。
阿米爾·汗似乎不是這樣。
不論是《青春無敵》對腐敗的嘲諷,還是《未知死亡》對兒童販賣現(xiàn)象的關注,抑或是《摔跤吧!爸爸》對男女平等的吶喊,阿米爾汗的電影作品一直試圖拷問現(xiàn)實、挑戰(zhàn)傳統(tǒng)。正是這種在印度看似“離經(jīng)叛道”的電影風格和與眾不同的社會擔當,為他贏得了“印度良心”的美譽,也令我對這次越洋采訪充滿期待。

不過,阿米爾汗的回答讓我有些意外:
“從本質上說,我認為自己是一名表演者,我的首要責任就是讓大家開心,娛樂大家。如果觀眾想學習哲學,他們會到學校里學。而他們?nèi)ル娪霸嘿I票看電影,肯定是想要娛樂。當然,我說的娛樂不一定是搞笑,也可以是情感的觸動?!?br>
鏡頭前的阿米爾汗剛拍完一場戲,還沒來得及卸妝,束著頭發(fā),戴著耳環(huán)。在一個小時的互動中,他時而大笑,時而搖頭,神情頗為放松。在他看來,娛樂大眾是電影最核心的功能。

但他也承認,通過電影改變民眾的一些陳舊的想法,同樣至關重要:
“我總覺得,從事創(chuàng)作的人有能力去觸及人們的心靈、思想和情感,他們能夠鼓舞人們,能夠傳遞給人們一些好的價值觀。他們能通過電影角色提升社會的道德意識。”
娛樂優(yōu)先,教化其次,這就是阿米爾汗眼中電影的核心功能。正因如此,他對印度電影中極具形式感的歌舞以及約定俗成的“大團圓”敘述方式頗為認可,認為這反映了印度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看過一些好萊塢電影,它們相對要憤世嫉俗一些。和好萊塢的電影相比的話,印度電影充滿希望。我們崇拜英雄,相信美好的事物。所以印度電影像是一個虛構的世界,你可以花上三個小時,沉浸在這個世界中。這是電影的質量,它滿載音樂,予以人希望。”

“但印度社會存在這么多問題,您不覺得印度的電影人應該采取更批判的方法,去曝光社會的陰暗面嗎?”我繼續(xù)追問。
“這里有幾點我想說一說。首先,在這方面,許多印度電影制片人已經(jīng)行動起來。數(shù)十年來,印度導演和制片人都在揭露印度社會方方面面的問題,他們確實都在反映社會問題?!?br>
“其次,當我們探討一個社會問題時,我們雖然應當直截了當、全方位地將其展現(xiàn)出來,但與此同時,我們也不應讓觀眾氣餒。電影人應當給予觀眾希望,并且提出解決方案。電影本身是積極的,最終就將對社會產(chǎn)生積極影響?!?br>
換言之,在阿米爾汗看來,電影不應該僅僅是批判,而應當帶著改良的善意,用充滿建設性的正能量去推動社會進步。這一點在他談及《真相檔案》的制作背景時,說地更為明確。

《真相檔案》是阿米爾汗從2012年開始主持的一檔電視脫口秀,迄今已經(jīng)制作了三季,共24集。在節(jié)目中,他以記者身份實地調(diào)查了印度社會多個為人詬病的社會問題,例如兒童性騷擾、非法墮胎、種姓制度等。節(jié)目播出后好評如潮,收視觀眾超過5億,涉及的話題更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討論,直接推動了相關問題的解決。
阿米爾汗曾提到,《真相檔案》對他而言,比其他任何一部電影都重要。但即便是這樣一檔針砭時弊的節(jié)目,他也一再強調(diào),接手這檔節(jié)目的出發(fā)點不是為了“揭黑”,而是出于“對祖國的愛”。

我在節(jié)目上探討的是生活,探討的是印度發(fā)生過的各種社會問題。我熱愛我的國家,熱愛我的同胞,我想讓事情有所改觀。多年來,我見過各式各樣的人,碰到過很多不愉快的事情。有很多人處于弱勢地位,十分貧窮。我不想袖手旁觀,無所作為。我嘗試去做一些貢獻,讓我們的社會變得更好?!?br>
“我為什么要做這檔節(jié)目呢?因為憤怒嗎?我告訴我的團隊,我做這檔節(jié)目并不是因為憤怒,而是出于熱愛。我熱愛我的祖國,熱愛我的同胞,我的同胞可能做了錯事,但我也是這個國家的一員。我做這檔節(jié)目必須是出于熱愛。”
“我不想指責任何人,我想講道理,我想走進人們的內(nèi)心,我想調(diào)動他們的情緒,改變他們的內(nèi)心。我無意證明他們的錯處,我不想證明任何人的錯處,我只是希望社會上的一切越來越好。我們做這檔節(jié)目純粹是出于愛。”

這就是阿米爾汗。你可以不同意他對于電影功能的理解,可以質疑他所謂“電影必須傳遞積極信號”的觀點,但你無法否認他對于祖國的愛,也無法抹殺他為了推動社會進步而做的努力。
至少,當他的同胞面臨一系列傳統(tǒng)的束縛和現(xiàn)實的壓制時,他沒有置之度外,而是選擇身體力行,用個人擅長的方式努力推動國家的變革,并視之為自己身為公眾人物所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

“我感覺您更像是一位意見領袖,而非單純的演員。您自己如何定義自己?”專訪時間眼看就要超時,我問了最后一個問題。
“我覺得我想成為一個‘敏感’的人,這樣一個人恰好又從事了有關溝通和娛樂的行業(yè)。敘述故事對我而言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因為通過敘述故事,我可以觸碰人們的內(nèi)心。所以我更愿意成為一個‘敏感’的人,我也是這么看待自己的?!保ㄍ辏?/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