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起參加戲劇演出,兩年后進入百老匯,在以后的15年間在多部舞臺劇中塑造了許多角色。他只參與演出過一部無聲片,但有聲片興起后,他開始頻繁地在銀幕中出現(xiàn)。
1915年,21歲的羅賓遜在美國上演的戲劇《火候不足》中扮演了他第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舞臺角色。在隨后幾年里,他參加了不少戲的演出。他來到好萊塢,并在1923年29歲時出演了第一部電影。但羅賓遜對出演默片時代電影的興趣不大,于是他又回到了百老匯。
在隨后的15年中,隨著有電影的問世,他又在電影中扮演了多種不同的角色。而他此時在話劇《網(wǎng)球拍》中扮演的尼克·斯卡斯則得到了評論家們的認同。這部戲劇在當時被認為是極為真實地刻畫了強盜的形象,以至于羅賓遜開玩笑說這部戲可不能在芝加哥上演。
羅賓遜總是爭辯說他和當時最主要的強盜阿爾·卡朋毫無共同之處,但他肯定看上去具有著和卡朋同樣的兇狠面貌。羅賓遜很快就找到了自己在電影中的位置。作為一種優(yōu)于他在舞臺上的職業(yè),好萊塢的明星生涯對于羅賓遜的誘惑是難以抵擋的。
1929年,羅賓遜在派拉蒙公司出品的《墻壁上的洞》中扮演了一個盜匪。這個角色引起了制片廠老板的注意,他給羅賓遜提供了使他獲得重大突破的角色--在《小凱撒》中扮演強盜里科·班德羅。紐約的《時代》雜志寫道:“在羅賓遜先生手中,小凱撒變成了古希臘戲劇中的悲劇式人物。一個善良、無知、殘忍的殺手,被對權力貪得無厭的欲望所驅(qū)使,這種欲望是一種比他個人大得多的力量。”
這部影片包含著一個經(jīng)典性的情節(jié),它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一種標志。當小凱撒被警察擊中倒在廣告牌下時,他最后的話是:“圣母啊,這就是里科的結(jié)束嗎?”他在《小凱撒》中的分水嶺式的表演確立了羅賓遜在影壇的地位,電影中的形象變得更加豐富了。
隨著聲音的出現(xiàn),電影中的強盜既能夠咆哮也能夠哭泣,它也使羅賓遜變成了模仿者們的偶像。令人悲哀的是,一些強盜也開始模仿他,叼著粗大的雪茄煙,嘴里發(fā)出威脅的咆哮聲。
羅賓遜很快便被歸入了某種類型,不斷扮演硬漢的形象。他的下一個角色是1931年的影片《第一流的結(jié)局》中的一位編輯,然后是1932年《兩秒鐘》里被判刑的殺手。
1930年,他在《一個求愛的女人》中扮演了一個浪漫的意大利人,在《小巨人》中扮演了一個隱居的強盜,這些都拓寬了他的戲路,并證明他是一個技巧高超的演員。他還在約翰·福特的影片《全城都在說話》中扮演了一個雙重的角色--一個強盜和一個被誤認為強盜的銀行職員。
在羅賓遜的事業(yè)如日中天之際,他再次回過頭來扮演強盜的角色,例如影片《最后的強盜》。但最終,他在《子彈和選票》中扮演了一個好人。在《微不足道的謀殺案》中,羅賓遜有機會扮演了一個令人捧腹大笑的強盜。這個人物是一家釀酒廠的老板,他在禁酒令結(jié)束之后反而陷入了困境。
他有足夠的機會去展示他強壯的一面,卻很少有機會像在《盜竊公司》里那樣通過欺騙他的強盜同伙顯示出他的喜劇才能。在這部影片中,一個小偷打算撬開銀行的保險柜,但是當被用來做掩護的箱包店真的經(jīng)營成功時,這個計劃受到了阻止。
1939年,羅賓遜在一部反納粹影片《一個納粹間諜的懺悔》中扮演了一名美國特工。之后,他主演了兩部傳記片,這終于使他得以走出類型化的硬漢形象。--在《埃利希醫(yī)生神奇的子彈》中,他扮演了一位治療性病的德國猶太人醫(yī)生。在《來自路透社的急件》中,他扮演了路透社電報系統(tǒng)的開創(chuàng)者。
40年代初,他做為好萊塢明星的地位明顯得到了提升。作為一個演員,羅賓遜是個完美主義者。但即使是這樣,羅賓遜也不時犯一些錯誤,就像這些難得一見的片段中顯示的那樣。
珍珠港事件和隨后美國的宣戰(zhàn)就發(fā)生在羅賓遜48歲的生日之前。為了幫助美國參戰(zhàn),羅賓遜用他所掌握的8種語言通過同盟國的廣播電臺把自己的聲音送到被納粹占領的國家。戰(zhàn)爭期間,羅賓遜到世界各地為美國軍隊演出。他尤其關心那些普通士兵--美國大兵們。由于這些原因,羅賓遜成為二戰(zhàn)期間著名隨軍記者厄尼·派爾最大的追隨者。他經(jīng)常在自己的廣播節(jié)目中引用派爾的報道。
戰(zhàn)爭期間,羅賓遜在一些經(jīng)典影片中扮演了一系列令人難忘的形象。而且把他主持的每周一次的廣播劇《大都市》以更適合美國人的方式改編成肥皂劇。即便是在戰(zhàn)爭期間,他仍然不斷在電影中扮演角色。
在這一時期,他最出色的表演體現(xiàn)在《雙重賠償》中。他在這部影片中扮演了一位抽著雪茄的保險公司調(diào)查員,他一路追蹤抓住了一個殺手,而此前他并不知道這個殺手是他最好的朋友。他最強有力的角色體現(xiàn)在《窗中魅影》和《猩紅大街》中。
戰(zhàn)后,羅賓遜出演了幾個最重要的角色。在1946年的《陌生人》中,他扮演了另一位頑強的調(diào)查員--一個納粹分子的追蹤者。他追尋納粹大屠殺兇手們的線索,在平靜的新英格蘭找到了他們的藏身之處。
他在《我所有的兒子》的電影版中扮演了父親,在《關鍵的曲調(diào)》中扮演了主要的壞蛋,和他演對手戲的則是亨弗萊·鮑嘉和勞倫·巴考爾。羅賓遜是一位功成名就的超級明星,享受著很高的片酬。
在50年代后期,羅賓遜重溫了他的早期職業(yè),在百老匯戲劇《午夜》中扮演了年老的鰥夫。他還在史詩規(guī)模的影片《十戒》中擔任了主要角色。
整個60年代,他堅持不懈地在電影中扮演角色,其中大部分是配角??偟膩碚f,愛德華·G·羅賓遜一共在超過40部百老匯戲劇和100部電影中扮演過角色。
盡管他一生扮演過許多角色,愛德華·G·羅賓遜卻從來沒有獲得過奧斯卡獎。但在1973年,他被授予了奧斯卡終身成就獎。作為對于他對電影的杰出貢獻的獎勵,這一獎項是在他于1973年1月26日去世后不久頒發(fā)的。
美國電影學院在羅賓遜身后表現(xiàn)了對這位深受尊敬的演員的敬意。他的妻子簡代他接受了奧斯卡獎。愛德華·G·羅賓遜是作為一個8歲的移民于1902年來到美國的。通過勤奮工作和堅持不懈,他已經(jīng)成為好萊塢有史以來最耀眼的明星之一。他不僅僅是電影的傳奇,而且成為夢想成真的美國夢的象征。
在20世紀50年代初的紅色恐怖癥中,由于他和共產(chǎn)主義組織之間所謂的聯(lián)系而受到國會中的非美活動委員會的傳訊--盡管他在二戰(zhàn)期間有著大量的愛國行為。最終他被還以清白,但他的個人生活卻為此付出了代價。
1955年,當他的妻子提出離婚起訴時,他持續(xù)了28年的婚姻結(jié)束了。除了離婚,他唯一的兒子在精神上也失去了信心,曾經(jīng)七次企圖自殺。
1957年,在離婚的安排中,羅賓遜被迫賣掉了他所收藏的大量藝術品。其所得超過了300萬美元。當時,羅賓遜是美國私人擁有的最大的繪畫藏品人之一。
Copyright ? 2020-2025 shangyouth.com [天龍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