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特優(yōu)聲劇團季》是由楊小嫻執(zhí)導(dǎo),邊江,趙嶺,阿云嘎,張杰,山新,藤新等明星主演的真人秀綜藝。
節(jié)目邀請了14位優(yōu)秀的男性、女性聲音演員,經(jīng)過六次不同主題的聲音劇場的演出,在觀眾的肯定與鼓勵中,努力成長為一支優(yōu)秀的聲音劇團。聲音讓想象成真。
《我是特優(yōu)聲劇團季》別名:我是特優(yōu)聲2 我是特優(yōu)聲 第二季,于2022-09-10在閃電視頻首播,制片國家/地區(qū)為大陸,單集時長120分鐘,語言對白普通話,最新狀態(tài)完結(jié)。該綜藝評分0.0分,評分人數(shù)3438人。
楊迪,尹正
徐熙媛,徐熙娣,羅志祥,黃鴻升,簡愷樂,敖犬,廖威廉
吳宗憲,歐漢聲,陳漢典,阿達,LULU
徐熙娣,派翠克,柳翰雅,許光漢,林柏宏,王凈
曾國城,蔡尚樺
這一季的定位和策劃都有很大的問題。這么充足的資金,舞臺和基地都很華麗,嘉賓也咖位不小,為什么呈現(xiàn)出來這個東西。
沒有競賽和淘汰,人很少,搶角都沒有,可看性就少了一大半,選手也沒有進步動力,吃老本就ok了,反正不愁沒活干。女cv和男cv混在一起,大家都拘謹了很多,可看性進一步下降了。很多都是業(yè)界前輩,導(dǎo)師點評都是在夸夸夸,少了太多真誠,跟念劇本式的作秀一樣。
節(jié)目呈現(xiàn)了很多聲音演員私下的日常,把時長湊的很長,跟明星真人秀綜藝一樣的拍法。但是配音演員沒有明星那么多的粉絲,想看他們私下日常的其實不太多。對于我來說我比較想欣賞配音表演,以及一些成熟演員的人格魅力,趙嶺金鋒這幾個很有沉淀的老演員私下的教導(dǎo)日常我覺得還挺有意思,但其他大部分人的私下都很無聊。他們也不是專業(yè)演員,沒有也不會做日常綜藝效果,我估計編劇也沒寫相關(guān)的劇本,真的無聊。
這季想組個聲音劇團巡回演出,可能是想把配音演員培養(yǎng)成類似話劇演員或者音樂劇演員,拓寬他們的職業(yè)道路順便搞個配音巡回演出,以新形式賺門票錢,吧。
但我理解的演員邏輯:先選外形,再練表演和臺詞?,F(xiàn)在想讓聲音演員走向幕前,但他們是選聲音選出來的,邏輯是先選聲音解決臺詞技能,再練表演,最后根據(jù)外形看有什么角色能演,然后進軍大熒幕?像黃渤一樣嗎。。舞臺完后,聲音演員說以后要更注意提升舞臺表演能力,提都沒提要精進配音能力,我真的excuse me?
我也很懷疑組團巡演的可行性。音樂劇話劇演出,是演員的外形 表演功底 道具 臺詞/演唱水平共同造就的。配音演員只有聲音而已。讓大家去現(xiàn)場聽歌手演唱會,人家還要搞舞蹈表演搞氣氛呢。配音演員呢?最后可能又純純搞成簽售會座談會模樣,或者是更像鋼琴獨奏會音樂演奏會的模式,但那樣的話,大家買票看他們站著邊配邊演?還是看大熒幕上放出的配音畫面?
配音現(xiàn)場表演的可看性可聽性以及受眾都是低于音樂獨奏會的,受眾面也很小,大部分都是比較年輕的人,可以在網(wǎng)上低價聽到配音,也可以去各種動漫活動或者聲優(yōu)祭見到配音演員,為什么要買高價票去這個《配音劇團》呢,會有人去但是不多吧。目前看來策劃也沒弄明白這個問題,處在探索的階段,而且探索的成果挺糟糕的。
許多聲音演員沒有表演功底和經(jīng)驗,還是更適合出現(xiàn)在幕后。我真的不懂為什么總是打著“我們也要有資格被看見”的旗號賣慘,因為被看見更容易賺錢嗎,那其實可以發(fā)展個副業(yè)做個露臉主播自媒體博主的……幕前表演太多真的很讓人出戲,我現(xiàn)在聽到電視劇里阿杰的配音都能腦補出他在錄音室錄音的樣子了,這個缺點簡直是職業(yè)性質(zhì)天生就帶來的。就跟演員需要保持神秘感不能參加太多綜藝一樣,鄧超幾季奔跑吧兄弟之后我一看他演的角色痛苦的樣子就想起他踩著指壓板的時候痛苦的表情,時不時擔(dān)心他冒出來一句伐木累,極度出戲……
此外可能是因為b站平臺的原因,太多作品都是二次元動漫相關(guān)的了。我自己二次元程度不深,但來一些動漫我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太多太多就讓人不太想再看了,瘋狂快進,也會縮小受眾面的——第二季請了音樂劇圈的阿云嘎,還有演員圈的羅云熙,我覺得也不是想吸引純二次元觀眾的吧,B站每年的晚會也不是二次元程度如此之高,要考慮到各種層次各種喜好的觀眾啊。而且根據(jù)我看《聲臨其境》的一點點經(jīng)驗,配動漫人物其實是相對最簡單的,因為動漫人物一般都性格比較扁平,沒有現(xiàn)實人物種種復(fù)雜的情感情景需要表現(xiàn)。配這么多動漫人物,其實也是一種取巧吧。
“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這篇影評有劇透Copyright ? 2020-2025 shangyouth.com [天龍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