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頌歌》是由周雄執(zhí)導,馮必烈編劇,谷智鑫,萬茜,何炅,張凱麗,廖佳琳,等明星主演的歌舞,電影。
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將扶貧路上涌現(xiàn)的真實人物和典型事例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以湘西之事講湖南,以湖南之事講全國,展現(xiàn)了湖南“精準扶貧”的決心和精神,傳遞了湖南人民取得脫貧攻堅戰(zhàn)勝利后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對黨的感恩之情,呈現(xiàn)一幅波瀾壯闊、感人肺腑的精準扶貧中國畫卷。
《大地頌歌》于2021-01-01上映,制片國家/地區(qū)為中國大陸。時長共126分鐘,語言對白普通話,該電影評分0.0分,評分人數(shù)82人。
這篇影評可能有劇透
文/喜力
跨年的喧囂仍在耳畔,湖南衛(wèi)視卻在元旦夜的黃金時段,放出了一份特別的新年禮物《大地頌歌》。
2020年發(fā)生了許多大事件,其中就包括脫貧攻堅決勝之戰(zhàn)。它不只是中國全面脫貧的結果,更是許多人辛勤努力多年的奮斗答卷。對于并不貧困的人們而言,這或許只是新聞中的一句話語,但是對于脫貧人口和參與脫貧攻堅戰(zhàn)的所有工作人員而言,這是他們數(shù)年的心血,甚至是許多人將性命都交付的事業(yè)。
唱唱跳跳不難,嘩眾取寵不難,但是如果想把和大多數(shù)人有距離的好故事講好很難。從這個角度而言,《大地頌歌》讓人與之落淚,與之歡笑,讓觀眾看到了那些貧困地區(qū)不易的脫貧之旅,讓人們看到在中國還有這樣一群人,默默地做著改變許多人命運的事。
冷靜審視與熱烈詮釋的真實
主旋律題材一直面臨著難點,就是如何講述真實的故事,讓民眾能夠感同身受地相信故事里令人感動的偉大。唯有真實才能打動觀眾,但是如果是紀實題材,又會面臨傳播的破圈難度。但經過藝術加工,如果不能做好度的把握,又容易只顧一路高歌猛進,脫離了真實的根基。
做好主旋律題材的傳播,需要創(chuàng)作者保持極度的冷靜,冷靜的審視藝術創(chuàng)作與真實之間的距離,冷靜的拿捏著還原和塑造的尺度,冷靜的判斷著觀眾的接受度。從《大地頌歌》的收放自如中,能夠看到背后創(chuàng)作者的冷靜。
《大地頌歌》的劇本是扎實的。作為一部現(xiàn)實主義題材創(chuàng)作,《大地頌歌》的故事、人物、背景全都有原型的支撐,有的甚至不止一個。這是這部劇目能夠令人信服,同時打動人的關鍵。
在三湘大地,7年來有近7萬扶貧駐村干部和扶貧工作者,每一個人都有著許多的故事。對于創(chuàng)作者而言,如何凝練這些故事,成為適合表達的劇目,是一個挑戰(zhàn)。
總導演周雄介紹,一個作品要讓老百姓很好的感染,一定是深入生活,真實的。你們看的《一步千年》有一個細節(jié),老頭子搭樓梯揭瓦片,故土難離,房前屋后一畝三分地,都是他的自留地,祖宗幾代人生活在那里,他們不愿意離開。但為什么離開,《一步千年》里面也講了,我在政策里面理解的三句話,搬得出,穩(wěn)得住,能致富。這九個字,就是《一步千年》的核心所在。
這是周雄解讀的劇目中的一個細節(jié),但從這個細節(jié)就能夠看出創(chuàng)作團隊的方向,收集故事之后,深刻地理解故事,了解故事中各方的感受、行為。唯有厘清扶貧故事中國家政策、貧困人口以及扶貧工作人員之間的關系,才能夠講述令人信服的故事,真實感也就會自然而然地生發(fā)出來。
克制的真實
《大地頌歌》是克制的。這部劇目的表現(xiàn)根基是歌舞劇,歌舞屬于高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但是一旦缺乏控制,便會引發(fā)過度情緒,甚至讓觀眾覺得反感。
谷智鑫扮演十八洞村首任扶貧隊長龍秀林,他是這部劇目的主角。在處理表演時,他沒有因為是舞臺劇而過度夸張化處理,而是拿捏著釋放與真實的尺度。在需要他解決事情的時候,他毫不猶豫地全情投入,但是當聚光燈對準他角色個人時,他會用十分平實、自然的演技去詮釋,他的演繹讓龍秀林成為一個真實的人,而不是被故意渲染、抬高的英雄主義。越是貼近真實的表演,越能讓觀眾感覺到平凡人身上的不凡之力。
舞美方面,《大地頌歌》也會根據故事情緒進行合理的調整。在表現(xiàn)開山、通水等關于村落、關于集體的大場面時,會運用多樣化的舞美手段,還原當時的氛圍。但是聚焦到個體時,舞美卻用最簡單的詮釋,讓故事本身去打動人。
張凱麗和萬茜扮演著兩位犧牲在一線的扶貧干部的家屬,在他們訴說、演唱之時,舞美是極為簡單的,追光打在她們身上,觀眾就跟隨著她們的敘述,去了解她們接受親人逝去的過程。從開始的痛苦、不理解,到逐漸明了,為對方驕傲。再到情緒高漲的時刻,身后的屏幕出現(xiàn)了那些犧牲在扶貧一線的干部,出現(xiàn)了她們扮演的故事原型。當黃詩燕的身影出現(xiàn)在大屏幕的時候,張凱麗不能自已地彎下身子痛哭。扮演犧牲扶貧干部王新法女兒的萬茜,抬起了自己的右手,想要去安慰。那一刻,真實和表演的界限被完全模糊,是角色和真實人物交融的真實。那些眼淚不是演技,而是屬于故事、屬于角色的真實的淚水。作為觀眾而言,也便忘卻了這是一場表演,而只是跟著這個妻子,這個女兒,去感受她們至親的扶貧故事。
那一刻,無需舞美的贅言,把空間交還給真實,就能釋放出最動人的力量。
恰當烘托的真實
有時需要隱忍的收斂,有時則需要恰當?shù)暮嫱小?/p>
《夜空中最亮的星》表現(xiàn)的是教育扶貧的故事。故事中講述的是幫助小雅上學,但是實際上她背后是許多生活在大山深處,面臨失學風險的孩子們。這一幕的結尾,扮演王老師的何炅先是和劇中的孩子們一起唱起《夜空中最亮的星》,孩子們穿破黑暗看到希望的樂觀便跟隨著歌聲撲面而來。而這不僅是他們的希望,他們的成長本身也是國家的希望。
但是這并不是故事處理的結束,導演通過漸離手法,從個體到群像,從舞臺到真實,留守兒童合唱團的原型孩子們升起來到舞臺,一起唱響《夜空中最亮的星》,讓扶貧穿過了屏幕和戲劇,傳遞出真切的張力。
扶貧二字,離許多人的生活十分遙遠,卻又是另外一部分人命運改變的起點。從世界范圍、歷史維度而言,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都是一場值得驕傲的成就。但是在我們迎來改變的時刻,不該忽略那些全情投入在這份偉大事業(yè)中的普通人。《大地頌歌》的真實,是它的價值所在,它忠實地記錄著,詮釋著,幫助我們了解,那些我們不該忘記的可愛的人。也讓這些與我們有距離,卻又息息相關的故事,能夠被更多的人看到。因為他們,值得被看到。
Copyright ? 2020-2025 shangyouth.com [天龍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