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路上》是一部喜劇和愛情題材的電視劇,講述了潘雅蘭和巴達偉之間的故事。潘雅蘭回家后發(fā)現(xiàn)家中的一切被變賣一空,只剩下一只忠犬阿杜。巴達偉與明星金吉娜的戀情受到反對,為了撮合巴達偉和華珍,潘雅蘭女扮男裝成為巴達偉的侍從。隨著時間的推移,巴達偉對潘雅蘭產(chǎn)生了感情,卻不知道她的真實身份。故事發(fā)展撲朔迷離,充滿喜劇和愛情,引人入勝。
2010泰劇巡禮之《愛在路上》:泰版灰姑娘、鈣化、可愛的狗狗……神馬都是浮云,好看才是王道
一、劇情設置
要說《愛在路上》,其實也是在說《愛情卡麥拉(camera)》、《愛啟程》、《愛在旅途》。有這么多名字首先說明如何翻譯這部劇名還真是難題,其次表明這部劇確實大受歡迎,引來不同字幕組爭相翻譯。這么多名字中,《愛情卡麥拉》更符合原本的劇名,也暗含男主角的攝影師身份。而安徽衛(wèi)視引進版的《愛在旅途》起得莫名其妙,這部劇既沒有誰在旅行,男女主人公也不是在旅途中產(chǎn)生愛情。說到版本,這里插一句,引進版雖說便于普及,以及滿足部分不能適應泰語的觀眾的需要,但用韓劇的配音來配泰劇,感覺總有點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個人還是建議看原版加字幕的。
想為《愛在路上》寫點有內涵的劇評,卻不知從何下手??吹揭痪湓u論,說這部劇是BIE作品中最沒有內涵的,而且泰劇本來就少內涵。這話說的未必客觀,泰劇這幾年成長的很快,已大有趕超韓劇的趨勢,不乏很有深度的作品;BIE的幾部作品我都看過,無論從演技還是劇情,《愛在路上》都不至于是最差的。不過仔細的想來,除了非常好笑之外,《愛在》確實很難給我留下點值得思考的東西。因為她就不是以思想取勝的。
《愛在》,好就好在沒什么內涵,她純粹靠歡樂的劇情取勝。
《愛在》講了一個這么一個故事:小三殺了爸爸,霸占了遺產(chǎn),還企圖殺了女兒杜絕后患。女兒為了奪回遺產(chǎn),忍辱偽裝成男傭,伺機找回爸爸留下的真遺囑。這又是一個老套到不能再老套的劇情:灰姑娘勇斗惡后媽的途中,得到了男主的幫助,最后獲得成功。為了把這個灰姑娘的故事講好,編劇使出了三個殺手锏:
殺手锏一:同性相吸。女主化身男士已經(jīng)不是新鮮的套路了,只是今年特別多。若論編到極致,非《愛在》莫屬。明明自己有女朋友了,但是因為你的出現(xiàn),讓我止不住盯著你看,攝影機鏡頭對著你拍,碰到你就會有觸電的感覺。盡管試著把目光從你身上移開,試著氣你、討厭你,卻不能把你從我心中抹去,反而更加思念。在女主化身男傭的時段里,BIE演的Vee一直動搖著自我認同,以至于到了為此退掉婚約,需要看心理醫(yī)生的地步。到后來,所有人都覺得Vee和Onth(即女主假扮的男傭)是一對。以至于當男主發(fā)現(xiàn)他的愛人竟然是女生后,自己的種種反應只是男生喜歡女生的正常表現(xiàn)罷了,便惡作劇地與女主親昵,報復起女主?!稅墼凇芳氈氯胛⒌孛枥L了男主的種種困擾,把假“同性相吸”情節(jié)推到了極致, 可謂本片的一大看點。
殺手锏二:會說話的狗。《愛在》是一部充滿靈性的電視劇,原因便是她不但構建了一個人的世界,還構建了一個狗的世界。在這個世界里,狗與狗之間能夠講話,也能聽懂人在講話。其中最神奇的便是Hangdu,女主的愛犬。雖然《愛在》有男二,但要我選,hangdu才是真正的男二。這不僅是因為Hangdu是找到女主爸爸留下遺囑的關鍵,是推動許多劇情發(fā)展的關鍵,而是因為Hangdu出色的演技。伴隨著給力的配音,Hangdu時而歡樂,時而發(fā)怒,時而鬧脾氣,時而沖出來扮英雄,時而溫情款款,就是北影、上戲的本科生也未必能有這樣的演技??梢哉f《愛在》一看人氣王BIE怎么“鈣化”,二就是看人氣狗Hangdu了。沒有Hangdu的賣力表演,《愛在》變要失去一半觀眾。若不是還有斗法惡后媽的橋段,《愛在》可能就會被歸類到環(huán)保劇中了。估計很多看過《愛在》的人,都會想養(yǎng)一條跟Hangdu一樣可愛的狗狗吧?
殺手锏三:層層推進的劇情。說到底gay和神狗都是浮云,只靠奇技淫巧只能維系一時,如何抓住觀眾的心才是最考驗編劇的地方。好的劇情就像剝洋蔥一樣,一瓣一瓣層層揭開:女主為了躲進男主家,謊稱是因為Hangdu戀家不肯離開。當她私自進入房間翻東西被男主發(fā)現(xiàn)之后,又謊稱是因為Hangdu太愛自己的女主人。當她在男主公司找畫被發(fā)現(xiàn)后,她終于告訴男主自己是在找自己女主人的遺囑……女主撒的每一次謊,劇情的每一次推進,都使女主離脫掉男人外衣更進一步,也使女主更進一步接近事實的真相。這種劇情的鋪陳,使得《愛在》每一集都能牽動觀眾的心,時刻為女主捏把汗,卻有不覺得矯情。
靠著這三把斧頭,編劇已經(jīng)牢牢地把觀眾釘在電視機前,目不轉睛地期待下一個場景了。電視劇不就圖個好看么,好不好看才是王道,好看才是對觀眾最大的尊重。如果一定要從《愛在》中總結點什么,那么怎么把電視編得更好看大概是她能給國內編劇最大的啟示了。
二、人物設置
近年來,泰劇在國內正呈上升勢頭,每年都能捕獲許多新的觀眾群。但畢竟泰劇自身還在探索階段,而且國內對泰國及泰國文化不夠了解,因此對泰劇的解讀往往首先需要對泰國文化進行掃盲。國內觀眾對泰國知名藝人pong(《天使之爭》浩寧的扮演者,最早被國內觀眾熟知是在央視八套播放的《鳳凰血》中扮演男二號)知之甚多,而對本劇的男主角BIE不甚了了。其實,在泰國國內,論名氣BIE倒是略占上風。BIE出道時間不長,在05、06年,國內選秀大熱的年代,泰國國內也在舉行類似的活動,當時還是大學生的BIE正是通過此出道。之后的幾年,BIE出唱片,演偶像劇,出演音樂劇,演藝事業(yè)可謂風生水起,獲得多項大獎,得到泰國政治領袖的肯定。這在選秀藝人多曇花一現(xiàn)的現(xiàn)實下,更能凸顯其價值所在。BIE不能算是天才型的藝人,但絕對算是很努力的藝人。很多BIE粉(蜻蜓)都是因為他的處女作《傷痕我心》(曾在央視8套播放)喜歡上BIE的。人總有一種“首因效應”,一旦接受了一種形象,便不希望輕易改變,不太能接受BIE換一個形象,和另一個人搭檔,所以對《愛在》的評價普遍不高。其實,純粹談演技,《愛在》或許BIE目前演得最好的一部作品了。對一個并非科班出身的藝人來說,他在短短的幾年時間里,能有此突飛猛進,肯定是在不為人知的背后下過苦功的。BIE是這樣一個藝人,如果你覺得他演的不好,那么你可以聽聽他的歌曲(《愛在》主題曲和片尾曲均由BIE演繹),如果你覺得他唱的不錯,那么你可以來看看他的電視劇,如果你想對他了解的更多點,你可以看看他的演唱會。BIE不是單靠長相吃飯的藝人,事實上,這也不是他的強項。就像他演的Vee,職業(yè)攝影師,長的帥,又多金,脾氣好,這樣標準的男主角形象很討女性觀眾的喜歡,也很容易臉譜化,不過經(jīng)過BIE的飾演,Vee顯得該可愛的時候很可愛,該負責任的時候很負責任,是一個很有性格的“人”,而這正是演員功力的體現(xiàn)。
這篇影評有劇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