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才女貌》是一部以愛情為主題的電影,故事發(fā)生在云南古城的清晨。影片描繪了幾個年輕人在這一天里的生活和情感經歷。故事的第一條線索是交警楊樂(余文樂飾)與幼兒園聾啞教師秦小悠(高圓圓飾)之間的愛情。楊樂在執(zhí)勤時注意到了秦小悠,被她的美麗和善良所吸引。他通過表哥的幫助了解到了秦小悠的情況,并開始追隨她。然而,就在這段感情發(fā)展的時候,秦小悠卻因為身患絕癥不得不返回家鄉(xiāng)。楊樂決定陪伴她,一路上給予她無盡的關愛和支持。另一條線索是大學生福田誠(鈴木仁飾)與日本明星水野裕子(三宅尚子飾)之間的故事。福田誠進入某劇組,成為水野裕子的翻譯助理。然而,他卻因為劇組男主角的問題而遭到水野裕子的誤會。盡管如此,福田誠憑借他真誠的態(tài)度和努力最終打動了水野裕子,兩人之間的感情也開始慢慢發(fā)展。楊樂與小悠的愛情逐漸升溫,他們的感情也迎來了一個新的轉折點:小悠懷上了他們的愛情結晶。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小悠的病情卻急劇惡化,給他們的未來蒙上了陰影。與此同時,水野裕子的拍攝工作結束,她即將返回日本。楊樂與小悠,福田與水野,四個年輕人站在了各自愛情的十字路口,他們將如何抉擇與面對?《男才女貌》通過這幾個年輕人的故事,展現了愛情的復雜和坎坷。他們面臨著各種困難和挑戰(zhàn),但他們也用真摯的感情和堅持不懈的努力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影片通過這些情感糾葛,讓觀眾思考和感悟愛情的真諦。
在馬楚成的鏡頭里,《男才女貌》格外呈現出一種對“美”的執(zhí)意追求。《男才女貌》再次延續(xù)了馬楚成以往絕大多數作品中專屬于他的風格化的優(yōu)美畫面,先天的敏感和后天的職業(yè)訓練,使得這位攝影師出身的導演在取景、構圖、光線等方面擁有常人不及的優(yōu)秀直覺。然而不論是高圓圓的典雅和端莊,還是余文樂的靦腆和帥氣,甚至是影片外景地云南大理的古鎮(zhèn)風貌和那里似乎被永遠定格的晴朗,這些令人賞心悅目的視覺元素只是《男才女貌》“皮”上的美麗。除此之外,它還有“肉”上的“美”,那就是人物平靜然而強大的內心世界以及始終積極樂觀的精神風貌。在這個狂飆突進的時代和處處充滿喧嘩和騷動的世界里,他們那種單純卻不缺少熱情的生活態(tài)度因其不合時宜而罕見,因其罕見而陌生,因其陌生而產生美感。
不過,這些仍然不是《男才女貌》的全部,真正讓這部電影脫穎而出的是它“骨頭”上的美。這些“美”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它充斥于我們生活中所有微小細節(jié)之中,但又因為生活常態(tài)的層層遮蔽而隱匿在黑暗之中,不能被我們輕易發(fā)現。在有情人歷經磨難終成眷屬的愛情故事后面,是《男才女貌》力圖發(fā)現日常之美的勃勃野心。
日常是“日復一日”,日常是“瑣碎庸?!?,日常是“平淡無奇”,它其中會有美嗎?不是應該只有“創(chuàng)世紀”、“里程碑”這樣的詞里才有美嗎?《男才女貌》對此顯然是懷疑的,它相信除了金碧輝煌,自然素凈里也應該有美;除了“弒父娶母”,“結婚生子”里也應該有美;除了古裝寬袍大袖的繁復層疊,現代制服的簡單利落里也應該有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边@句話很多年以前曾經流行過,現在的人不大說了——不過它的道理還在。先于發(fā)現的能力喪失的,是發(fā)現的熱情和對待生活的赤子之心。
《男才女貌》開始于一個年輕人早晨起床的鏡頭,他的媽媽死拉硬拽把他拖起來,他卻沒有像他媽媽希望的那樣坐在桌邊吃早餐,而是拿了幾個點心悄悄溜了;影片結束在一個十字街頭,年輕的母親帶著孩子通知自己的丈夫回家吃飯。這一個“上班”一個“下班”的兩組鏡頭,其實含括了通常被我們認為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兩個部分,“家庭”和“工作”,“上班”“下班”正是在這兩種處境中轉換的最日常的動作,而“吃飯”又被同時處理成這兩場戲中最核心的戲劇因素。《男才女貌》用這樣的動作作為自己的開場和落幕,無疑是將日常生活儀式化的隱喻。只是在這一個半小時的“日復一日”中,一個需要母親拖著起床的男孩子,已經悄然成長為一名在公共場所維持秩序的父親。
《男才女貌》的宣傳詞上寫著“如果你愛我,就帶我去看《男才女貌》?!蔽蚁胍苍S應該這樣說,“如果你愛自己,就應該帶自己去看《男才女貌》?!币粚ο鄲鄣哪信疀_破層層阻力(甚至包括來自命運的)生活在一起,這樣一個故事的終點不會是愛情。愛情只是它途徑的一個大站,它真正駛向的是對自我的發(fā)現、肯定和堅守。
這個意思在小悠的身上體現得最為明顯。當她懷孕以后,來自母親的遺傳疾病讓她必須在自己和孩子的生命之間做取舍,她不顧所有人的反對選擇了后者。如果說對一個母親而言,做一個犧牲自己保全孩子決定也許偉大但仍不算困難的話,那么對一個女人來說,為了這個沒有出生的孩子而離開自己的深愛的丈夫和親人去獨立生活,無論如何也是一件需要很多勇氣和堅定意志的事情。外表孱弱的小悠做到了,這種不光有風花雪月更有努力和擔當的愛情,更加令人信服和感動。
《男才女貌》在劇情上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它為故事設置了一組戲劇性非常強烈的人物關系,偶然和巧合發(fā)生的密度之高幾乎令人對故事的真實性產生懷疑,比如福田誠是阿樂同母異父的兄弟,阿樂的父母并非親生,這個情節(jié)其實非??桃?,然而影片幾乎一點兒沒有在這上面做文章,只用一場洗碗的戲就云淡風輕的過去了。最終,沖突的“可能”沒有變成“現實”。
凡是和“生老病死”無關的事情,哪怕戲劇性再強,也被遠遠的放到了背景里。對素材的這種處理,顯示了《男才女貌》的價值取向:和內心的矛盾和掙扎相比,任何外部沖突都是不值得花筆墨書寫的。所以《男才女貌》這樣一部看似“時尚”的電影,最終把主題落在了“堅守內心信念”這樣一個并不“時尚”的命題上。對于每一個看過這部電影的人來說,走出電影院的時候,內心多多少少都會強大一點吧。
《男才女貌》“戀愛”談得一般,但“飯”做得不錯。兩對情侶經歷了相似的戀愛過程,從陌生到相識,從相識到相戀,從相戀到分手,再從分手到復合。一主一副兩條情節(jié)線交替前進,時而平行時而交叉,在節(jié)奏上大致保持同步,而在內容上形成互補——這樣的想法不能說不好,但實現起來有點困難,一個半小時要完成這么多情節(jié),肯定沒功夫去慢慢鋪墊;鋪墊不到位,電影看上去就會“假”,親熱戲讓人起雞皮疙瘩,分手戲也讓人覺得是沒事找事。《男才女貌》愣是靠著一頓又一頓的飯,把整個故事講了個滴水不漏。
《男才女貌》里的飯真是多。先說阿樂和小悠這一對,開場就是阿樂媽媽叫阿樂起床吃早飯,結果阿樂急于上班,沒有坐下來和父母吃這頓飯。能有什么比缺席早餐更能形象說明一個年輕男子尚未安定的情感世界呢?接下來阿樂展開對小悠的追求簡直是順理成章。
阿樂和小悠的結合也是用兩頓飯來解決的。小悠爸爸請阿樂吃飯,試他的酒,阿樂沒量卻又不敢不喝,結果吐了,小悠爸爸一句“好酒而無量”的抱怨,婉轉表明了他對兩人未來的不看好態(tài)度。相較之下,小悠在阿樂家吃的那頓飯,則表明了阿樂一家對小悠全方位毫無保留的接納態(tài)度,參加的人不僅有親戚還有朋友,吃完飯還有一對一的促膝長談。把這頓飯?zhí)幚沓蓛扇烁星榈母叱睉颍瑢τ谥匾暭彝サ闹袊?,再合適不過。劇終是一場準吃飯戲,小悠和孩子叫工作中的阿樂回家吃飯,感情到了這個份兒上,那才叫塵埃落定、老夫老妻呢。
福田誠和水野裕子的愛情是從一頓飯里萌芽的。男主角不懷好意的邀請水野裕子共赴晚宴,福田誠不識趣的夾在中間,在這種“不打不相識”中,兩人開始彼此了解。而另一頓飯卻讓他們勞燕分飛。這是一頓極富戲劇性的早餐,福田誠做炒飯,水野裕子做壽司(順帶表現了一下中日文化差異),交換吃來分外甜美。誰知這時水野裕子前助理突然出現,兩人之間的現實鴻溝乍然呈現。福田誠不得不放下一頓沒有吃完的早餐,怏怏離去。這種過山車般的感情刺激,多虧放在杯盤碗碟間處理,方在驚心動魄間仍能保持一份掩飾下的從容。兩對情侶的唯一一次有交流的碰面,也是在飯桌上,那是劇組的聚餐,小悠和阿樂無意間參加進來,結果因懲罰好色的男主角而升級成一場狂歡。正是這頓飯,最終促成兩對情侶完成了最初的親密接觸。這篇影評有劇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