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松世代又如何》是一部2002年的日本電視劇喜劇。故事背景設(shè)定在日本實行教育改革的時期,主要講述了一群生于1987年的年輕人,也被稱為“寬松世代”,面對與前輩完全不同的教育環(huán)境和個性特點所帶來的困擾和挑戰(zhàn)。劇中的主人公坂間正和是一個沒有競爭心的上班族,他被不負責任的后輩們折磨得苦不堪言。小學教師山路一豐則陷入了喜歡上實習教師的困境,為此煩惱不已。還有一個混跡于街頭巷尾的道上海音,他是一個挑戰(zhàn)大學接連失敗的資深高考復讀生。這三個年輕人在途中相遇,開始談論愛情、友情、職場和人際關(guān)系,為了各自的人生奔波努力。他們肩負著寬松世代的標簽,同時也要為了自己的夢想全力打拼。劇中通過幽默的方式展現(xiàn)了寬松世代面臨的挑戰(zhàn)和困境,讓觀眾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成功和幸福?!秾捤墒来秩绾巍吠ㄟ^講述這些年輕人的故事,向觀眾傳遞了積極向上的信息,鼓勵大家在現(xiàn)實生活中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這部電視劇在日本播出后受到了觀眾的歡迎,也引起了一定的社會討論。
從機場回家的路上,一年未見的爸爸一如既往的拷問我的人生道路選擇。我的身份從一年前打算申請博士變成現(xiàn)在確定要念博士,不變的是一如既往虛弱的回應。
“你學政治,如果不得到從政者的認可,無法對現(xiàn)實政治產(chǎn)生影響,有什么意義呢?!?br>“那是政策智囊團,又不是搞學術(shù)研究?!?br>“那就算你辛苦讀書幾十年,寫了兩本書,也沒什么人讀,有意思嗎?!?br>“自己覺得有意思就行……了吧?!?br>一如既往的,陷入沉默。
怎樣的人生才算有意義呢?怎樣的人生選擇才是好的???二十幾歲的時候最困惑了。選定一棵樹木就意味著放棄一片森林,可是森林里說不定有更好更高的大樹,又可是,森林…根本是不可窮盡的啊。擁有選擇的自由雖好,但同時也使人糾結(jié)、迷惘、無法承諾。直面困惑當然是一種辦法,把選擇abc優(yōu)缺點一字排開,理性客觀地分析形勢、作出判斷。只是大部分的平凡的我們都做不到。還有一個不算辦法的辦法,那就是接受困惑,承認自己不夠堅定的當下。我喜歡宮藤官九郎的這部新劇,因為你看,這三個快三十歲的日本男人根本和我一樣,一團糟糕,迷失在生活的波浪里面嘛。(當然,我必須承認,喜歡這部劇最重要的原因還是三個男人都很帥,不同路數(shù)但是同樣直抵人心的帥?。?br>
“不求上進男”坂間是平庸的上班族,看著同期進入公司的女友步步高升做到區(qū)域經(jīng)理,自己卻因為教訓了下屬的新社員而被懲罰,從公司銷售部下放到一家門店做店長,接受女友上司的直接管理?!按簖g童貞男”山路是小學老師,工作投入勤勤懇懇,但在男女關(guān)系方面毫無經(jīng)驗,在女性的交往中處處撲街?!叭f年浪人生”道上是日本范進,立志考名校做醫(yī)生律師,然則屢戰(zhàn)屢敗屢敗屢戰(zhàn),和妻女住在出租房里,謀生途徑是深夜街邊拉皮條然后敲詐巨額酒水費,“歐派歐派”叫的震天響。這三個人,連同他們身邊的同齡人,都活的稀里糊涂的。宮九通過不同人的嘴巴無數(shù)次點題,寬松世代嘛,就是不行啊。
所謂寬松世代,指的是2002年以來在新的寬松教育體制下成長起來的一代人。周末實行雙休,圓周率只需背到3,每個孩子都應當被鼓勵,諸如此類。當這一代人進入社會,卻被詬病自我中心、能力不足、不求上進。即使不認同這種籠統(tǒng)的刻板印象(很有可能不過是年長者的偏見罷了),這部劇里的年輕人身上總有一種抹不掉的蕭條感,覺得什么都無所謂,怎樣都行。那種保爾柯察金式的年輕人特有的光芒和希望是不存在的。道上輕蔑的道破這些年輕人的狀態(tài):考一所覺得自己能考上的大學,找一份覺得自己能找到的工作,就這樣過下去。
我猜,這種寬松世代的蕭條感大概來自一種缺失,或者說,年輕人不知為何奮斗。戰(zhàn)后日本舉國同心重建經(jīng)濟,國家、公司、家庭、個人,同呼吸共命運。終身制雇傭使公司成為個體奉獻勞動與忠誠的對象。“奉獻”這個詞看似隱含一種不對等的剝削關(guān)系,實則不然,它珍貴在于提供希望。渺小個體通過奉獻將自己與一個更大的對象緊密連結(jié)(attach),并從中感受到幸福。
人是多么需要這種連結(jié)呀。Lauren Berlant講,一切連結(jié),或是向外連結(jié)的嘗試,本質(zhì)上都是樂觀的。無論一個人、一件物品、一個集體、一種生活狀態(tài),伸出手時我們總是充滿希望的。我們依附上去,想要靠近,渴望擁有。唯有通過建立聯(lián)系,自我才得以確認在這個世界上的位置。 當然,這些連結(jié)并不牢靠。在一個人身上期許愛情,在一件物品上盛放欲望,又或是,向一種“好生活”的模板索要幸福......說到底都是一種想象,一種投射。但盡管如此,還是要努力的去相信,用力伸出手呀。無論是戰(zhàn)后日本的終身制公司還是紅色中國的“為國奉獻五十年”號召,都向個體允諾了這樣或那樣的滿懷希望的連結(jié),讓他們相信他們在為一個更大更崇高的對象奮斗、拼搏。
而現(xiàn)在,那些對象不再值得奮斗。坂間好不容易燃起為公司努力改變自己的念頭,就被女友澆了冷水:公司是什么?那些人今天謠傳我們倆要結(jié)婚,明天又說我和上司劈腿,這樣的一些人有什么值得你改變自己的?是呀,90年代以來,日本公司大量使用短期合同的派遣工人,公司和個人的關(guān)系早就變了。坂間與女友宮下雙雙辭職時,上司同事也不過是送了一束花就各自忙活去了。當國家、公司這些外在賦予人的連結(jié)對象被撤銷,隨著自由而來的是很多很多的困惑。個人主義給予個體足夠的自由,卻不解決自由的后果,這些自由而孤獨的個體要如何建立新的連結(jié),找到意義,獲得幸福?
金錢、權(quán)力、技術(shù)、愛情、家庭……獲得幸福的一些當代選項。宮九繞開了這些,提供了一個充滿日本氣息的選項。三位男主角雖然困惑依舊,但多少都獲得成長,更加認清自己。道上最終放棄考大學,試著去當園丁。是不是真愛職業(yè)尚不得知,但砍了一天樹渾身濕透坐下來喝一杯冰啤酒的幸福感卻絕對不假。山路沒有什么宏大的教育理念,只在實習老師用陰謀論揣測小學生幫派斗爭時,耐心的找每個學生談話,保護他們。坂間終于不再廢柴獲得升職,卻毅然決定辭職結(jié)婚,回家繼承家里的百年釀酒廠。
第八集,坂間要離開分店時,和店員分別時說了很動人的話:七年碌碌無為的上班生活,在這幾個月的時間被徹底顛覆了。在工作中得到很好的經(jīng)驗,也獲得了成就感。旁人A說:不過是做成了100份親子飯吧。旁人B:太可惜了吧。你還年輕以后的路還很長啊。往上爬什么的。坂間很堅定的反問:前面的路還有什么?往上爬爬到哪里才是盡頭?
親手修剪出一個小花園,得到一個小學生無條件的信賴,做100份親子飯被客人喜愛,這些對象具體微小,這種連結(jié)堅固且充滿親密感?;氐阶铋_始的那個問題。我對于讀博這件事有了更真實的期許大概是研究生一年級在圖書館的一個下午。和幾個博士生一起自習,每個人前面都擺著一摞書,各自埋頭,臉上是沉浸專注的神情。感覺像是作坊里的幾個工匠,在一個空間里各自干活。無論是一個陶器還是一篇論文,和自己的對象產(chǎn)生親密的聯(lián)系,為之努力,并從這個過程中感受到堅實的快樂,就已經(jīng)很難得了。大概是這樣吧。
這篇影評有劇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