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門》是一部民國時期背景的電視劇,講述了榮家和劉家之間的家族仇恨、國家恩怨以及理想和信仰的差異。故事發(fā)生在繁華的十里洋場,藥品大亨金山結識了榮達彪,一個屬于新昌國軍的成員。榮達彪是榮仲華的兒子,榮家曾經遭受叛徒王福良的背叛,家族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榮達彪在危機時刻被金山所救,但他并不知道他們之間有著深厚的淵源。同時,榮達彪的弟弟華小文從國外留學歸來,與劉仁軒的女兒之間發(fā)展出了一段愛情。這幾個男人在亂世之中面臨著不同的命運。劇中將展現家族、國家和個人之間的糾葛和掙扎。
這篇劇評可能有劇透
之所以選了推薦,80%是因為吳秀波在本劇中的表演依舊耀眼,我曾經在微博上說:“吳秀波的存在感強大到再爛的劇情再窮的服裝道具再熟悉的影視基地再狗血弱智的對手戲也照樣無法掩蓋他的光芒,更或者說,他照亮了全戲?!钡共皇俏艺f得過于夸張,只是這種只有二十六集大綱沒有劇本就開始拍的片子,用“制作”兩個字都顯得高抬他們了。能夠扭轉這部爛片的,是吳秀波。必須要說,這部片子中并不是只有吳秀波一個人在認真工作,好比劉仁軒(王福良)的扮演者姚安濂和何爺的扮演者,就算文章的演繹方式略顯單一,至少是從他的理解來詮釋小文這個角色。舉個例子,百舸爭流不進則退,如果不是拼命認真去作,是沒有辦法從這樣的淤泥中綻放一朵蓮花的。這句話,可以送給這部片子中本應有著不錯表現的其他人。
對于表演方式以及救場般的自己給自己的角色寫臺詞寫腳本之類的,已經沒有其他什么好說的了,還是來說說浮沉在冗長的狗血劇情中各位吧。
我曾經在看到第二十五集的時候按了一下暫停鍵,仰面長嘆:各就是一額天天作西額大阿古,得字一額天天練戇額小阿弟,高因為童年陰影所以天天幫伊拉揩屁股額尼阿古額悲劇故事??!這既然是個上海灘的故事,所以用上海話來總結也未嘗不可。是的,這狗血劇情就可以這么解釋。劇中所有人都在犯賤,包括金山。其他人犯賤,讓人覺得可氣,他犯賤,讓人覺得可嘆。
但我先不從他開始說。
先說幾個女性角色:
劉安妮:革命改變命運
上海首富的女兒留洋歸來,跨專業(yè)地收了兩枚青年為裙下之臣,她幾乎不用考慮如何周旋在張錦豪和華小文之間,因為這個部分由他們自己搞定了。從很傻很天真的渾然不知到突然揭曉答案之后的震驚,她的堅持總是不那么堅持,她的決絕也總不那么決絕,于是華小文在她的似是而非中受盡折磨(雖然這的確也是他自己造成的)。但自從她接觸了共產黨的進步思想以后,有了180度的轉變,她蛻變成一名堅定的革命地下工作者,仿佛是做減法一樣完全抹去了女性所有的特質,只有在兩次離開華小文的時候才流露出一直被克制的柔情(一次是碼頭言情劇一般的回眸,一次是劇終前的生離死別)。革命者是堅強的,所以過去可以過去。革命者也是有感情的,所以過去的沒有過去。
華秀珍:配角的命運是推動劇情上一個臺階
二十六年前的慘劇之后,她含辛茹苦獨自撫養(yǎng)大華小文,并且居然有能力送他留洋念法律,好在這孩子一根筋,別的不會就會啃死書,好歹還掙了些獎學金(不對,不是只會啃死書,他還啃到劉安妮來著),去深究培養(yǎng)這么一名大學生的經費從何而來已經沒有意義,但她對劉安妮和齊小童的態(tài)度之截然不同卻是挺自然的。這只是一種純樸的認同感罷了,而之后她對劉安妮態(tài)度的轉變,也無非是愧疚心理作祟罷了。華秀珍的死,在整個劇情發(fā)展中不可避免,雖然沒有表現為直接原因,但畢竟給劉仁軒的死加快了腳步。
高橋美智子:失敗的無間道
這其實是個傻乎乎的橋段,從一開始就可以看到最后的結局,且不說最后給了她一刀那位老兄的存在感是有多弱感情走勢是有多突兀,單是看她和榮達彪之間所謂的情感糾葛就覺得很讓人崩潰。由于她戲份的過于模式化,今井次郎的戲份也顯得傻乎乎的了。嘆。
齊小童:不懂愛的人
不能否認的是齊小童的感情線左右著整部片子。華小文對她態(tài)度曖昧,金山對她手段強硬。她似乎需要在愛情關系中占據強勢的地位,好比她總是問小文“敢嗎?”來挑釁那個沒腦子的“孩子”,而因此遇到更強勢的金山時,就橫挑鼻子豎挑眼了。她總是把負罪感,正義感,這些無關的東西當成愛情的前提,好比要贏得她的愛情,必須經過品德考試或者必須犧牲到某種程度,這種雖不能說是淺薄但的確能說是無聊的定義或許是這個走江湖的女子對必要的安全感的病態(tài)需要,這樣看來,也很無奈。
但她一直在辜負金山對她盲目的愛。她的理智戰(zhàn)勝了她對金山的好感(那絕不是愛),因此她選擇懷疑金山(有關榮達彪的車禍),她對自己說她應該相信,這恰恰說明她在情感上不相信。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一方面她不相信金山,另一方面卻要求金山對她坦白,她不知道她的要求對于金山來說就是一刀刀一針針無情的鮮血淋淋的傷,還覺得受傷的是自己。她是在用她的理性去“愛”金山,或許我們可以這樣翻譯,她是在用她的理性去回報金山。她回到他身邊,是因為“答應過”,否則“不江湖”,雖然這和“照顧好金寶”一樣是她和金山之間表達好感的小矯情,不過總覺得金山那方面是一種大男人氣的傲嬌,而齊小童這方面則只是“得不到我愛的人,就選擇愛我的人”的妥協。
王雅芳:笨笨的真愛
說到男女之愛,全片中真正愛金山的,也只有她了。無論金山出自什么目的接近她,出自什么目的需要她,出自什么目的不選擇她,她都愛他。她愛他的飛揚跋扈,她愛他的匪氣流露,她甚至愛他對齊小童的執(zhí)著。無論順境逆境,無論健康疾病,這句婚禮禮堂上的誓言,只有她做得到。反觀齊小童,她的愛(先勉強叫作是愛吧)是有條件的,她愛的人必須是正義的,是品德高尚的,是行為規(guī)范的,是立場堅定的,當然,得是她所在的立場。類似的標準還有許多,一旦哪一條不符合,她就不愛你了,她就對你失望了。齊小童同學,這不是選十大杰青,謝謝。對比看這兩個女人,更顯得王雅芳的愛的真切。
雖然她的確笨笨的。
她笨到當面去求證一個她自己明明知道答案的問題,有些事,沒必要弄得那么明白的。至于她最后的結局,我們知道,凡是沒聽金山的話的,總會死的。
說說男人們吧。
榮達彪:我是一個軍人/我是正義的化身
說實話我總覺得榮達彪是O型血白羊男,在這個道德淪喪混亂不堪的世界上唯有他是救世主,維護著脆弱的正義。這世界上除了對就是錯,而對的就必須維護,錯的就必須糾正。生命是可以犧牲的,愛情是可以犧牲的,總之一切都不能和正義相比。他花了三十集的時間想明白了其實金山是為他好,可惜,一切都晚了。
華小文:我是一個孩子/我是無知的化身
因為沒有人規(guī)定心智不成熟就不能混社會,于是華小文一個猛子扎進了這灘渾水。他任性地向身邊所有人索取關懷和照顧,一旦自己受傷就找人療傷,不計一切后果。他和安妮之間的關系,對張錦豪是實時更新的,他對安妮之間的情愫,對齊小童也是實時更新的。他喜歡一個人恨一個人都是放在表面并且非黑即白的。三十一集看下來,他的人生無非是:我要醬紫!我就要醬紫嘛!幸運的是,他的身邊是懦弱大度的張錦豪,堅定決絕的劉安妮,包容溺愛的榮達彪,深深愛戀的齊小童,以及做什么事情都由他來善后的金山。
天悟大師:佛門子弟也有放不下的恩怨情仇
向來不認為佛門是避世的方式,不過修行在于自身,業(yè)果也是自領,沒什么能說別人的。但天悟大師的憤慨還是超出了我的接受范圍,當然,同樣超出接受范圍的還有天悟大師到了上海他師兄那里之后,那所寺廟依然是南潯的那幢……
今井次郎:她不是川島芳子第二
妄想培養(yǎng)出一個川島芳子第二的這位義父,只有在第一次出場的時候有那么點兒小意外。這個便裝的才是正菜,軍裝的只是花椰菜。之后就每況愈下了。而和女兒間的劍道對打,實在是慘不忍睹。啊,更慘不忍睹的是那兩枚神位。麻煩各位道具師傅,不是有個“の”就是日文了,您也去看看人家正統(tǒng)神位是怎么個樣子的喲。
劉仁軒:一個弱者的“逆我者亡”
上海灘首富,商會會長,上海市副市長,這些頭銜之下,他依然是一個弱者。他不是在經濟上弱,不是在權勢上弱,而是在心理上。即便日日禮佛,他內心還是收留著被唾棄的王福良,在噩夢中一次次被夜襲。正因為清楚自己是一個弱者,他才會動用非常手段抹殺自己的過去,以及能夠揭露自己過去的那些人和那些事;正因為清楚自己是一個弱者,他才會與日本人合作,獲得更高的權力和行動力,而這些,將他逼上絕路。
何韜孛:生存還是毀滅
如果沒有內兩個白癡一樣地存在的兄弟,何爺和金山在上海灘可以活得更輕松一點。日本人控制上海,日本人戰(zhàn)敗,中統(tǒng)軍統(tǒng),陪都金陵,然后解放。何爺是一個在任何條件下都能生存并且如魚得水的類型,其手下的金山也不會差到哪里去。兩個人方式方法上或許有微妙的不同(源自各自的原則)但是總體走向是不會變的。但是世事常難隨人愿啊,所以何爺和金山的棋局,沒有誰輸誰贏,因為,棋盤翻了。無論是哪一方的卒,哪一方的車,哪一方的士相,哪一方的將帥,都只有跌落塵埃。
金山:童年陰影害死人吶
金山是個什么都好就是愛錯了人的角色。他看中的一切最后都失去了,他預言的一切都正確但是沒一個人聽進去,而這一切源自他的童年陰影……
上部和下部的片頭都從他的獨白開始,那缺失了的十年,改變了他的一生。不僅僅從際遇上,更是從內心。他太在乎失去了的那十年,不斷追尋著“我是誰”,這是一個俄狄浦斯般的詛咒,當你知道真相的那一刻,你會后悔,寧愿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他是心甘情愿對這個莽大哥和傻小弟好。上海灘是什么地方?是他跌打滾爬了幾十年的地方,這里有這里的規(guī)矩,這里有這里的路子。那時的上海是冒險家的樂園,既不是伸張正義的講堂,也不是追求理想的天堂。
他以自己的經驗和理念去照顧那兩個笨蛋白癡,他常說的是“聽我一句勸”,但是誰都沒有聽。就好比前面有個臟水坑,他勸他們求他們不要掉下去,但是“我是一個軍人”所以榮達彪跳下去了,“我不要你管”,于是華小文跳下去了,而金山唯有自己也跳下去,把這兩頭笨豬救上來,幫他們打理干凈,然后,往前走,直到遇上下一個臟水坑。當然,一切還會再來一次,就仿佛矩陣出了錯,一直死循環(huán)。
對親情如此,對愛情也是如此。我始終認為他喜歡齊小童是因為那首縈繞在他腦海的童謠(童年陰影啊童年陰影),加上這個女人和他認識的其他女人很不同,所謂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這滿足了他的征服欲。他其實不怎么會戀愛,在他畸形的人生中,強力的奪取才是熟練活兒,他并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感情,因此才會在劇情中顯得那么的傲嬌。相信所有吳秀波的粉絲在看到他從花園草坪上無比得瑟地走向選擇回金宅的齊小童的時候有多激動,這種氣場全開的演繹方式賦予了這個角色最恰到好處的光芒。金山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全然地去愛,愛那些永遠辜負他死到臨頭都要壞事兒的人。
查理:沉默的愛
我不是腐女,但查理和金山之間的戲實在是……
查理甚至擔負了一些沉重劇情中搞笑的部分,比如醫(yī)院里齊小童握著的金山的手,下一個鏡頭,查理默默坐在那里。他和金山在上海灘一起打拼了那么多年,金山說他對他比兄弟還親,這是兩個在險惡環(huán)境下求生存的人之間的感情,沒有血緣,不涉男女,但是深厚純真。碼頭,華小文拿著斧頭要砍金山,這之后,查理默默幫金山披上西裝。他的結局可想而知,不過我想他死而無憾。
總之,這個片子寫“推薦”是單純覺得個別幾個演員表演不錯,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