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之子》是由松岡孝治執(zhí)導,岡崎榮編劇,上川隆也,仲代達矢,朱旭,蔣雯麗,呂等明星主演的劇情,電視劇。
《大地之子》是一部在1996年蒙地卡羅電視展中榮獲“最佳電視作品大獎”的日本NHK大制作。該劇改編自山崎豐子的著名小說,故事背景設定在日本戰(zhàn)敗后的滿洲。主人公松本勝男(中文名陸一心)是一名日本孤兒,被善良的中國夫婦收養(yǎng)。然而,他在成長過程中依然飽受苦難。命運的巧合讓陸一心的日本生父松本耕次來到中國,并與陸一心相遇。他們是否能夠相認呢?一段悲喜交織、感人至深的故事由此展開。該劇投資了25億日元,并與多個國家展開了跨國合作。日本演技派巨星仲代達矢飾演陸一心的日本生父,而陸一心則由新生代演員上川隆也扮演。該劇獲得了很高的評價,并讓上川隆也在日本一舉成名。
《大地之子》于1995-11-11在優(yōu)酷視頻首播,制片國家/地區(qū)為中國大陸,單集時長40分鐘,總集數11集,語言對白普通話,最新狀態(tài)14集全。該電視劇評分9.2分,評分人數3207人。
孔雪兒,任豪,趙順然
曾宇杰,關鈺喆,趙黛溪,鄒德江,鄭拓疆
《大地之子》是一部涉及歷史和戰(zhàn)爭題材的電視劇,講述了一個日本孤兒在滿洲的成長故事。劇中主角陸一心被中國夫婦收養(yǎng),但在成長過程中經歷了許多困苦。然而,他的日本生父松本耕次在一個巧合的機會下來到中國,并與他相遇。觀眾們迫切想知道他們是否能夠相認。這部劇改編自山崎豐子的小說,由日本演技派巨星仲代達矢和新生代演員上川隆也主演。劇中還有大量的中文對白,使得上川隆也在日本一舉成名,并陸續(xù)出演了許多日本偶像劇。該劇在1996年蒙地卡羅電視展中榮獲最佳電視作品大獎。
原標題:《大地的孩子:中日超越國界的愛與痛》
什么是“中國人”?
“我是大地的孩子,這片土地孕育了我,他就是我的父親,她就是我的母親……”
松本默默無聲,眼含淚水地望著三峽,他知道陸一心說的這段話,意味著父子倆永遠離別……
二十多年前,有部叫《大地之子》的合拍片,拍攝這部作品的,是中日兩國最大的公共媒體:
中國中央電視臺、日本NHK電視臺。
很大程度上,《大地之子》代表著那個年代,中日兩國的官方反思。
t
《大地之子》是一部非常感人的大作,影片投資超過25億日元,分10集播出(網上的14集版是臺灣剪輯的,所以每集開頭有臺灣腔旁白),平均每集的費用高達1.8億日元。這部80%的臺詞為中文的影劇,當年在日本播出后反響巨大,半年之內重播三遍,是日本史上收視率最高的作品之一。
影片講述的是二戰(zhàn)結束后,在華日本孤兒的故事,他們是中日戰(zhàn)爭中最特殊的一個群體,身上流著日本的血統(tǒng),卻被中國的父母養(yǎng)大成人,接受著中華文明的熏陶。
這是一段超越種族的愛,也是一段長達數十年的痛。
t這部作品和《芙蓉鎮(zhèn)》頗為相像。陸一心和父親之間的普通親情,因時代而變得不普通。
主人公陸一心從小在中國長大、讀著中國歷史、學習中國文化、說著漢語——甚至連日語都不會說了,而他的父母也是中國人,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講,陸一心都與任何一個中國人沒有一絲差別,但有一點阻礙了這一認識,那就是:血統(tǒng)。
可是,血統(tǒng)真的是認證一個人是否中國人的唯一因素嗎?
就拿陸一心來說吧,他非常厭惡日本對中國的侵略,而聽到幾個日本人嘲笑中國的鋼鐵產業(yè)落后時,一心也感到憤憤不平,就好像自己的祖國被污辱了。
t
而中日邦交正?;?,一心與日方代表松本(一心未知的親生父親)爭論零件質量的時候,如果他不是對中國愛的如此之深,他就不會如此地據理力爭。他的“靈魂”已經不是純粹意義上的“日本人”,各方面都已經深度“漢化”。
另一方面,一心畢竟還有保留著7歲前的部分記憶,訪問日本時去了趟富士山,封閉在回憶中的一些碎片,一點點地浮現在腦海中……這時旁邊老跟他過不去的馮長幸來了句“我看還是長城好啊”,一心聽了也一身不自在。那種揮之不去的血緣,畢竟不是說否定就能否定的。
陸德志和陸一心本來只是一對普通得再普通不過的父子,撇開時代背景和偏見,這個家庭真的沒有什么特別之處。雖然片中經常出現強調“中國人”、“日本人”的臺詞,但作為父親,陸德志對陸一心的愛,只是一種普通的父愛,“血統(tǒng)”的概念在這對父子的親情面前變得很模糊,對他而言一心只是自己的孩子。他會為了一心受到了委屈而難過,會為了一心事業(yè)有成而欣喜,更會為了洗刷一心的冤罪而疲于奔波,這就是父親的愛。
然而時代卻把一心的身份定位一步步地混亂化。他到底算中國人還是日本人?我相信影片觀眾也會有這種錯綜復雜的想法。
老黃說忘本是恥辱,所以他從小在日本長大,卻堅持說漢語,并在新中國成立后回國效力(老黃后來被冤枉為“海外特務”)。一心對這段話深有感觸,于是他和老黃這個中國人學起了日語,為了不忘記他的祖國。
正當我們以為這將決定故事的結局時,一心卻在影片的最后,做出了與老黃的話相反的決定:留在中國。這里有養(yǎng)育了他的父母、有愛他的妻子和孩子、有親朋好友、有同甘共苦過的伙伴、承載著他的事業(yè)和理想……
認同一個人的國度,到底是得看他的血統(tǒng),還是得看他的靈魂?我想,這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會繼續(xù)爭論不休。
如果靈魂才是人的國度,那么一心其實沒有違背老黃的話,這里就是他的家,所以他說自己是中國大地的孩子。
可以說,這部影片對陸一心的復雜身份、以及他的混亂心理,都刻畫得十分精彩。
片中設定得最為精妙的是,故事中大部分中日摩擦,發(fā)生在中日邦交正?;?,它既是正常的商業(yè)糾紛,也是兩國文化之間的矛盾,同時還是中日戰(zhàn)爭的后遺癥。而這種沖突,集中爆發(fā)在松本耕次和陸一心這對親生父子之間。
影片并沒有落入父子在最后一集相認的俗套,相反,最后花了好幾集的篇幅,來表現松本和一心之間的恩怨。
————————————————————
《大地之子》是山崎豐子的“二戰(zhàn)三部曲”之一,另外兩部是《不毛地帶》和《兩個祖國》。
《不毛地帶》被三度拍成影視作品,其中最有名的,是1976年的電影版、以及2009年的電視劇版。
76版由山本薩夫執(zhí)導,和激烈抨擊日軍罪行的《戰(zhàn)爭與人》所不同的是,山本這次采用了更為平和的敘事方式,很生動地表現出了一個日軍老兵的心理狀態(tài)。
在反思日本二戰(zhàn)方面,影片只用了三段小情節(jié)。
第一段是壹歧正在蘇聯(lián)戰(zhàn)俘營里接受盤問,蘇聯(lián)軍官問他“誰是日軍最高的負責人?”壹歧正回想起了“天皇陛下”,然后回答“我不知道”,軍官氣憤地說“日軍的統(tǒng)率就是天皇!為什么您要說謊呢?”
第二段發(fā)生在壹歧正去訪問美國時,路邊美軍的烈士墓園,一個前來掃墓的老太太看到他后氣憤地罵了句“日本惡鬼!”,壹歧正一臉茫然地墓園里徘徊著,此后畫面不斷地播放著二戰(zhàn)時槍林彈雨的畫面。
第三段情節(jié),則來的直子嚴厲譴責。《不毛地帶》里登場的角色大多為反面,主角壹歧正則是一個灰色人物,他不屬于純粹的善或惡。而她的女兒直子,是本片少有的正面形象,劇中她曾對父親說過這兩段話:
“爸爸,我希望您找個公司工作……千萬別進防衛(wèi)廳。日本要永遠放棄戰(zhàn)爭,為什么還要軍隊呢?媽媽十幾年來嘗盡了辛酸,不就是因為您當了軍人的緣故么?”
“爸爸向我保證過,不進防衛(wèi)廳……可是現在,卻干起比那個還要可怕的工作!爸爸,半年前政府為了通過新安保條約,對我們干了些什么,您忘了嗎?不希望再次發(fā)動戰(zhàn)爭,不要再打仗,這是我們的愿望啊。因此,大家不都動起來了嗎?有工人、學生……政府搞些什么呢?把警察派進國會,勾結右翼份子,蹂躪用我們的鮮血換來的民主主義!什么新安保條約,我們不承認!什么噴氣式戰(zhàn)斗機,我們誰也不想要它!我有您這樣的爸爸,感到羞恥!”
作為一部講述經濟腐敗的片子,作品直接描述日軍的情節(jié)并不多,但可謂簡短而尖銳。
遺憾的是,2009年翻拍的電視劇版,制作水準隨著時代提升了,對二戰(zhàn)的反思卻減弱了,與之形成對比的是進一步強調日本兵在蘇聯(lián)的痛苦遭遇,也無怪乎國內很多人都看得很不爽。
PS:山本薩夫曾想過以731部隊的人體實驗為主題,給《不毛之地》拍一部續(xù)集,但最終因山本的去世半途而廢,不得不說是一大遺憾!
(除了電影版的《不毛地帶》,山本薩夫還拍過《戰(zhàn)爭與人》和《真空地帶》批判日軍的暴行。關于《戰(zhàn)爭與人》請見:http://movie.douban.com/review/4980807/)
《兩個祖國》是講述美籍日本人的遭遇,不同于《大地之子》的溫情,這部作品更為突出悲劇性。
山崎豐子本人是個人道主義者,她對社會的不公面、及戰(zhàn)爭罪行的批判,往往是針對政府,而對此外所有人給予同情,這其中也包括了參戰(zhàn)士兵?!秲蓚€祖國》就是屬于這一方面的作品。
在華的日本平民雖然很不幸,但他們的不幸,多少還是因為踏上了殖民地自找麻煩。要論冤屈的話,美國那邊的日本人更冤,很多人早已加入了美籍,甚至也不支持日本法西斯,但卻在珍珠港事件后照樣被關進集中營里,進行種族隔離,受害人數超過11萬人,其中的慘狀就不必多說了,華北地區(qū)的那些,至少后來還有很多好心的中國人收留他們。相比之下,美國與曾經敵對過的蘇聯(lián)、德國,也沒采用過如此激烈的政策,這很大程度上還是白人對非白人的種族歧視(PS:德國平民在美國沒有受罪,但在東歐地區(qū)很悲慘)。
《兩個祖國》曾被為改編成電視劇《山河燃燒》,我個人沒看過,不知怎樣,小說版并不避諱日軍的罪惡面。
《大地之子》是公認的三部曲中,制作最精良、反思最強烈、故事也最為好看的一部,它在日本的影響力,遠非《山河燃燒》和今日大紅大紫的《不毛地帶(TV版)》所能相比。作為一部很出色的電視劇,也許它并沒有翻拍的必要了。
本片凝聚了當時中日兩國的諸多明星參與拍攝。
扮演主角陸一心的是上川隆也,臺詞多為中文,講得還算標準?!洞蟮刂印氛撬某擅鳌?/p>
蔣雯麗則是演女主角月梅,她的演技不必多說,放在本片中也是很顯眼。
一心的中國爸爸陸德志由朱旭老爺飾演,老人家的發(fā)揮簡直讓日本的紙巾價格上升了。
還有我非常喜歡的仲代達矢,他出演一心的日本爸爸松本,是唯一擁有大量日語臺詞的主要角色。
另外,在動畫界很活躍的配音員飯冢雅弓,也參與了演出。
主題曲《大地之子》由楊洪基來唱。
我個人強烈向大家推薦這部作品,回首一下那些特殊時代的特殊人物。
這篇影評有劇透Copyright ? 2020-2025 shangyouth.com [天龍影院]